
荆楚家族人形机器人震撼亮相
荆楚家族人形机器人亮相,引起广泛关注,这款人形机器人拥有高度智能和灵活性,展现出强大的实力和潜力,其设计独特,动作精准,能够完成多种复杂任务,此次亮相,不仅展示了荆楚家族在机器人技术方面的卓越成就,也预示着人形机器人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,这款机器人将为人类生活带来更多便利和创新。
近日,湖北荆楚人形机器人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荆楚人形机器人公司)发布新品“荆楚小楚”,支持教育娱乐互动、生活辅助陪伴等功能,满足家庭场景的智能化需求,至此“荆楚家族”已集齐4款人形机器人。
“荆楚家族”4款人形机器人从左到右分别是:荆楚精灵、荆楚小楚、荆楚2号、荆楚1号。
这4款人形机器人分别为荆楚1号、荆楚2号、荆楚精灵和荆楚小楚,面向教育科研、工业制造、商业服务、家庭陪伴四大核心场景。
9月16日,长江日报调研组走进荆楚人形机器人公司大厅看到,4款人形机器人“站”成一排,其中就有新款机器人“荆楚小楚”。
“它个头只有1.2米,是里面最小的,也最温柔灵巧。”荆楚人形机器人公司董事长赵兴炜介绍,“小楚”采用旋转式关节模组与柔性控制技术,集成AI语音套件、五指灵巧手及多模态感知系统,它能为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提供温暖陪伴与情感支持。
据介绍,从今年2月湖北“新春第一会”亮相至今,“荆楚”系列人形机器人已成功实现4次迭代,并衍生出服务机器人和工业应用机器人两个类别,既能服务于文旅、政务等生活场景,也能应用于装配、检测、搬运等工业场景。
“‘荆楚2号’正在进行全封闭式的实景训练,主要从事零部件分拣作业,预计半个月后即可正式在工厂车间上岗。”赵兴炜说,公司自今年5月份运营以来,人形机器人订单及相关服务销售收入已达300万元。
“人形机器人依靠电机直线驱动实现行走和作业,国内仅有少数企业掌握该技术,我们正是其中之一。”赵兴炜说,这一技术路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,目前在荆楚1号和荆楚2号两款机器人上都有运用。
据介绍,“荆楚”系列人形机器人目前月产量可达20—30台,产能正稳步提升。预计到今年年底,4款产品总产量将超过100台。
“量产需要巨大投入,我们的破局方法是先量产,再边量产边找市场。”赵兴炜称,公司将融资资金投入规模化生产,通过提升品控、降低成本来赢得市场。
目前,武汉有7家人形机器人整机企业,以及上下游配套企业近300家。在整机企业中,“天问”系列机器人在建4条人形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,年产量将达1500台;光谷东智机器人现阶段年产能300台,计划明年超过1000台。在配套企业中,灏存科技自主研发的“运动神经中枢系统”,可精确到0.001度的转角精度与3毫秒延迟;华威科第2000只人形机器人灵巧手电子皮肤已下线交付。
武汉市经济和信息化局表示,武汉正以创新为驱动,每年40亿元产业基金投向人形机器人等新赛道,从技术攻关、平台建设、场景开放、企业培育等方面给予全方位支持,随着关键技术持续突破与量产应用不断落地,武汉人形机器人产业正加速崛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