洪山区金色城市社区迎来了一批大学生志愿者,他们积极参与社区治理,为社区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,志愿者们通过走访居民、宣传政策法规、组织文化活动等方式,提升了社区居民的参与度和满意度,他们的加入,不仅缓解了社区工作人员的压力,还促进了社区与大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,这一行动展现了大学生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作用,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。
记者 叶文波
通讯员 饶文治 邓洲 江珊 张景新
实习生 陈雨欣 王怡琳 张可欣
前言:
一直以来,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在武汉市洪山区蓬勃展开,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开展得有温度、有热度,给力又走心,为加快建设高能级大学之城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,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。
即日起,洪山区委宣传部(文明办)、洪山区融媒体中心联合湖北日报传媒集团《楚天都市报·》推出“‘新声洪亮’文明实践在行动”系列宣传报道,相关稿件将在全媒体平台、“洪山大学之城”微信公众号同步呈现。本期,我们走进张家湾街道金色城市社区。

武汉市洪山区张家湾街道,清晨的阳光洒进金色城市社区,三五成群的孩子背着书包欢快地走进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。“刘老师早!”“王姐姐今天教我们做什么呀?”孩子们亲切的问候声此起彼伏。
每个周末,这里都会迎来一批特殊的老朋友——来自武汉理工大学、武汉科技大学、湖北中医药大学等多所高校的大学生志愿者。他们用青春的热情点亮了社区的每一个角落,也用专业特长书写着校社联动文明实践的新篇章。
“金色小课堂”:点亮童年 启迪梦想
“大家看,这个机器人是怎么动起来的?”在武汉理工大学“蛋蛋在行动”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带来的科创课堂上,大学生志愿者正耐心讲解智能机器人的工作原理。孩子们睁大眼睛,紧紧围着演示台,眼中充满好奇与憧憬。
自2023年3月启动以来,“金色小课堂”已累计开展课程141次,服务社区青少年超2500人次。来自多所高校的大学生充分发挥专业优势,开设科技创新、人文素养、艺术体验等多类特色课程,成为社区教育的有益补充。

除此之外,社区还联合三石书画室推出为期41周的周五书法课程,由石维林老师亲自教授软笔书法,让孩子在墨香中感受传统文化。武汉科技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、外国语学院、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等单位累计开展周末课程35周,推出双语国学、绒花制作、手绘墙绘、剪纸拓印等70节特色课程。

“孩子以前周末不是看电视就是玩手机,现在每到周末就盼着来金色小课堂。”社区居民刘女士感慨地说,“我们双职工家庭最愁孩子周末没人带,这个项目既解决了照看问题,又让孩子学了东西,真是想到我们心里去了。”
“清洁家园”:青年行动 社区焕新
在社区“金色共享小院”里,总能看到一群身着红马甲的年轻身影。他们手持清洁工具,认真清理着每一个卫生死角,修剪绿化带内的杂草,检修公共设施。这是武汉科技大学志愿者团队开展的“清洁家园”行动,自2024年初启动以来,已开展16次集中清洁服务。

“这些大学生娃娃真好,把我们这个老小区收拾得干干净净。”正在小院里下棋的彭爷爷竖起大拇指,“环境整洁了,大伙儿更爱来这里聊天、下棋了,邻里关系都变得更融洽了。”
志愿者们不仅注重环境整治,更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传播环保理念。在今年3月5日学雷锋纪念日活动中,志愿者们对青少年科普基地区域的杂草枯枝进行地毯式清理,为春季种植活动打下基础,让青少年科普基地焕然一新。
“颐养安居”:智慧助老 情暖夕阳
针对社区内困境家庭和高龄残疾老人,志愿者还与社区工作人员一同上门,送上慰问物资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,传递温暖与关怀。

夏至时节,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里艾香袅袅、笑语阵阵。湖北中医药大学的志愿者正为老人进行“九种体质”健康筛查,提供个性化调理建议;武汉商贸职业学院的学生则通过情景剧,生动演示常见诈骗手法,提升老人们的防范意识。

“辨体施护是中医的特色,防诈识骗则是现代养老必备。”志愿者一边为老人艾灸,一边讲解,“就像艾灸要找对穴位一样,接到陌生电话也要把握‘辨真伪’这个关键。”

大学生们根据老人体质定制调理方案:气虚者尝试温和悬灸,痰湿体质者尝试刮痧调理。同时开展的还有中药香囊制作活动:老人们将艾叶、薄荷、藿香等药材细心装袋,制成既可驱蚊又具养生功能的随身香囊。
志愿者们还通过PPT讲解、情景剧等形式,剖析保健品诈骗、养老理财骗局等常见手法。“阿姨,凡是让您转账汇款的,就像吃药一样,得先找子女这个‘专家’问清楚!”大学生用老人们熟悉的语言,让防诈知识真正入心。

此外,武汉商贸职业学院信息技术学院的学生还定期担任“社区工程师”,为老人提供手机贴膜、电脑维修、智慧就医指导等服务,以专业技术跨越“数字鸿沟”,守护老人们的财产安全和生活便利。

“将高校创新基因融入城市文明,让青春力量在基层治理中发光。”金色城市社区党委书记胡婷表示,下一步将重点推进三项计划:一是升级“金色小课堂”为“未来人才育苗计划”,新增人工智能、环保等前沿课程,提升青少年创新与科学素养;二是建立“高校专业服务日”机制,推动法律咨询、智慧助老等服务常态化,让居民享受更专业便捷的服务;三是打造“社区外语角”“数字助老站”等特色项目,构建“一校一品”服务矩阵,促进高校专业优势与社区需求高效对接。
如今,在洪山区张家湾街道,高校志愿者与社区居民的互动已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。大学生们用专业知识服务社区居民,社区居民用热情反馈温暖学子们的心灵,这种双向奔赴的联动模式,正书写着新时代文明实践的生动篇章,让文明新风吹进千家万户,让文明服务滋润群众心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