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这些黑科技让锅炉吃废吐宝
现代黑科技让锅炉实现废渣转化,实现资源再利用,通过高科技手段,锅炉能够“吃废吐宝”,将废弃物质转化为能源,不仅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,也减少了环境污染,这一创新技术的出现,为可持续发展领域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,推动社会向更加环保和可持续的未来迈进。
锅炉能“吃”废气、“吐”出绿色能源?高炉装上“火眼金睛”,实时“看穿”铁口?焦炉越炼越“长寿”?这些听起来像是工业大片中的“黑科技”,如今正在钢企实实在在落地,让传统钢铁工业焕发绿色新生。
项目技术人员在一线进行技术测试
8月8日,由武汉市科技局牵头实施的科技重大专项——“炼铁过程极致能效降碳关键技术研究”项目,在武钢有限技术中心召开阶段性成果发布会暨2025年“里程碑”验收会。该项目由武汉钢铁有限公司、华中科技大学、宝武环科武汉金属资源有限责任公司、中冶南方都市环保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十家单位联合揭榜。
项目技术人员在一线进行技术测试
现场,三项代表性成果率先“出圈”。最受关注的,是一项会“吃”废气的锅炉系统。原本被视为污染“老大难”的烧结烟气,如今被技术团队“变废为宝”:通过协同低氧燃烧、尾气治理一体化的创新设计,新型锅炉系统不仅可以高效回收中低温余热,还能同步清除NOx、二噁英等有害物质。目前,该技术已在山西高义钢铁公司开展示范工程,预计年节煤超1万吨,污染物排放大幅降低。
项目技术人员在一线进行技术测试
另一项引人注目的是项目组自主研发的“抗周期应力荒煤气余热回收系统”,能为焦炉“延年益寿”。经极限干烧230天无损测试,该技术已在武钢140台焦炉设备上全面应用,预计可将焦炉寿命延长至16年以上。年节约标煤2.34万吨、减少二氧化碳排放6万吨,年经济效益达4800万元。
而高炉装上的AI“火眼金睛”——高炉炉前视觉智能感知与智能诊断系统,则通过高精度摄像头与智能算法组合,实现铁口状态等关键环节的实时监控与智能识别。该系统由苏州大学与武钢联合开发,已在武钢5号高炉投入使用,并正加快向其他高炉推广。
项目技术人员在一线进行技术测试
与会专家一致认为,该项目多项技术成果达到国际先进甚至领先水平,具有显著的示范价值,对行业绿色转型具有里程碑意义。
现场还举行了多项技术的成果转化签约仪式,加快“科研成果”到“生产力”的冲刺落地。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,将继续加大政策支持,推动更多关键技术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。
作为武汉市通过“揭榜挂帅”形式组织实施的第20个重大科技项目,该项目聚焦钢铁领域的节能降碳关键难题,释放出“新质生产力”的澎湃动能,为传统高耗能行业插上绿色低碳的“科技之翼”。